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媒体观察 >

回顾与展望——2016年中国住宿业年终综述(5)

时间:2016-12-26 04:23来源:环球旅讯 作者:张润钢
 
这些问题也与酒店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密切相关。不久前,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了一次针对中国境内知名度最高的10余家国际、国内饭店集团旗下的300余家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调查结果中两条信息引人注目:一是有将近一半的饭店总经理不具备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二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总经理所占比例高达近五成。年龄和知识老化既是中国酒店业人才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行业暮气太重,难以创新重要原因。要知道,这些数字还仅仅来源于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300余家饭店,放眼整个酒店业,情况只会更加严峻。
 
在当今时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不足所产生的危害一定是致命的。学历不足导致的是学习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形成的是因循守旧和靠老经验办事的作风。
 
其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陆续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仅2015年,全国就有2600多名专修酒店管理的大学生毕业。但相关统计数字却显示,三十年来,数以万计的学习酒店管理的大学生中的90%以上都先后流失掉了,甚至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进入到行业中来。面对学了酒店,不干酒店,甚至厌恶酒店的窘境,旅游院校也需要有所反思。
 
我国酒店高等教育与行业脱节的现象是客观存在,且一直没有什么改善。
 
在开设酒店专业的高校中,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持续存在,大量课程其实与酒店管理实战关联性很弱。如果把国内酒店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瑞士洛桑等国际知名院校的课程做一比较,差距则可以一览无遗。
 
在教材方面,问题焦点并不在于理论多一点还是实践多一点。随着产业的发展,国际知名院校在教学中也加大了理论课比重,问题的要害是我国现行教材中传授的理论往往并不是行业最新实践结果的总结、提炼和梳理,而是大量抽象的概念和一些远离酒店实战似是而非的说教。
 
在教员方面,国际上一百多年酒店管理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一批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酒店人参与的教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应该是酒店运营的操盘手,而不是酒店概念的宣讲人。现在酒店管理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并不缺少概念的传授者,却极度缺乏能够把酒店实际工作经验条理性地传授给学生的合格教师。
 
酒店教育除了要遵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外,也还有其特殊规律,这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对于学生走入行业后的初期阶段是极端重要的。即使瑞士洛桑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的学生也不可能毕业后就立即进入酒店的管理层,而总是需要从一个具体的岗位开始职业生涯。在这一特定的初始时期,四年寒窗所学的内容基本上都不会得到应用,而此时最为有用的是其表现出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这些职业的养成会助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向上的跃升,只有跃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才可有用武之地,而一朝成为了酒店的最高领导,所学的内容便全部都有了发挥的空间。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具备实现快速跃升,这是酒店职业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途径就是基于对酒店职业规律深入了解后所实施的校园管理,它包括符合酒店职业要求的行为规范、礼节礼貌、仪容仪表、谈吐举止,以及一系列职业训练。说到这里,就不难解释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纷纷离开行业的现象了,原因就在于没有遵从酒店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今天,中国住宿业的进步,急需以人力资源供给的改进为先导,实施这一重大工程则必须以创新为起点。通过创新,企业要在既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套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找到适应90后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新模式,旅游教育界则需要真正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培养人的导向的教育理念,实施全面改革。以从根本上扭转人力资源供给的困难局面。
 
我们期待,中国住宿业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将继续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大步前行。

(责任编辑:Markus)